返回首页

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

时间:2019-07-30 来源:原创/投稿/转载作者:管理员点击:

  昨天,“非浙A急事通”措施在杭州正式落地实施。外埠人员如有来杭就医、学习、开会、办事等需求,可通过提前申请,在早晚高峰时段进入“错峰限行”区域,一年内有12次申请机会。

  “非浙A急事通”措施的实施按照“提前报备、次数控制、急事通行”原则,非浙A号牌小型客车驾乘人员如需工作日高峰时段在杭州市“错峰限行”区域内通行的,可通过“浙里办”APP、支付宝、杭州市公安局“警察叔叔”APP等平台的“非浙A急事通”模块,提供车牌、姓名及出行事由等信息申请报备,并取得电子通行凭证。

  早在一个月前,交警部门便将此措施的相关情况告知公众,并在前几天便开放了申请通道,不少外地车主已经早早地在各平台提交了申请。

 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,截至7月29日中午12点,城市大脑“非浙A急事通”平台显示,累计申请总量为4126次,其中,当日申请量为2480次。

  在金华工作的小伙楚震(化名),昨天就成了首批“尝鲜”的司机。“因为工作关系,我差不多每个季度要来杭州一次,之前都是坐大巴或者搭同事的车,现在就可以自己开车过来了。”楚震说,像他这样因工作需要定期来杭的外地车应该不在少数,措施的出台对他们而言算是个重大利好。

  昨天一早,楚震便在支付宝打开“非浙A急事通”页面进行申请。需要填写的内容相当简单,车牌号、申请进入时间、出行目的、联系电话等。申请提交后立时生效,整个过程用时不到1分钟。之后,系统便自动给出了一张电子凭证,上面注明“遇交警现场查验请主动说明并出示申请通过记录”。

  抵达杭州进入限行区域后,楚震一路往西开,感觉整体路况都算正常。“比预想中的还要畅通一点,没有觉得有特别堵的地方。”他说。

  新措施的出台与广大外埠人员的出行息息相关,针对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些主要疑问,记者整理出了目前最核心的5组问答:

  答:此次便民措施的通行区域依照2014年杭州市政府发布的《关于调整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“错峰限行”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》(杭政函〔2014〕54号)、《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“错峰限行”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》中确定的非浙A号牌小客车在主城区及萧山区“错峰限行”区域,具体范围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查询。

  答:一年12次是指每年从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有12次申请机会(2019年为6次),每次24小时(不超过两个高峰时段)。申请时支持两个时段选择,分别为00:00至次日00:00及12:00至次日12:00。

  答:“非浙A急事通”有12次申请机会,可以连续申请,但每月不超过3次,且不可跨双休节假日。即遇申请日后一天为双休节假日的,不可跨越。如仅申请周五晚高峰的,有效期不可顺延至下一工作日,并视为使用一次。

【责任编辑:管理员】
随机推荐 更多>>